鄞州区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 守护未成年人“健康成长权”
发布时间:2025-06-30
“在未保活动中,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围绕手机使用利弊、假期如何度过等话题展开观点辩论,以理性之思叩问成长课题,以思辨之光照亮保护盲区,这份自我觉醒恰似破晓曙光,直抵心灵。”区人大代表、曙光中学党委书记周建立说。
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更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。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制度优势,打好监督组合拳,以实际行动高质量书写护未答卷。
刚性执法检查
以法治利剑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“防护林”
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。2023年,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,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《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开展执法检查。为提升检查效果,首次扩大专题学法参加人员范围,邀请国内未成年人领域专家授课,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、执法检查组成员和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部成员单位负责人、部分村社、中小学校负责人共160余人同堂培训、同心护“未”,列出81条“重点检查内容清单”,实现带着问题看、对着条文查。同时,区人大常委会还联动相关专(工)委、各镇街人大,开展事前“微调研”,形成“微报告”,充分吸纳670余条意见建议,进一步增强监督针对性。比如,横溪镇人大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,调研发现学校周边店铺存在“出租手机”等现象,网络侵害问题也较为突出;又如,区人大代表俞芬、胡明敏等调研发现,文身出现低龄化现象,部分商家店铺违规提供文身服务问题,绊住了孩子的前途和愿景,联合提出整治文身市场的相关建议。
执法检查中,检查组深入实地检查法治进校园、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,抽查KTV、网吧、酒店执行有关规定和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工作,全面掌握“两法一条例”贯彻落实情况。“未成年人进酒吧缺乏有效管理。”“部分旅馆、宾馆、酒店等住宿经营场所执行有关规定不到位,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的情况。”“网络空间缺乏监管,学生防范意识普遍不强,很容易中招。”……检查发现,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存在监督线索发现难、职能边界模糊、合力难以形成等问题,影响了护未成效。
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情况,向区政府提出3方面23条审议意见和7个重点问题,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问题整改、补齐工作短板,助推区政府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整治、“类酒吧”治理等专项行动,加大对相关场所的监管力度。2024年,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审议意见中亮“黄灯”问题、部分回潮反弹问题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,开展了“回头看”,进一步巩固执法检查成效。
特色站点赋能
以履职成效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“青春路”
2024年,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在明楼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,叠加融入“以法治之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”功能,并在曙光中学等处拓展实践点,创新法治教育方式,精心定制“法治课堂”,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,邀请相关涉未部门、人大代表观摩团、家长观摩团一同参与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。在此基础上,常委会还在塘溪镇、东胜街道、福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,叠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系列助力站功能特色,并聘请人大代表、居民议事员等组建“助力员”“监督员”队伍,聚焦各自辖区情况,分析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问题的内因和外因,推动“解决一件事”向“破解一类事”深化。
塘溪镇人大依托助力站开展“堇心崇法”系列活动,通过“沉浸式普法+精准化监督”,充分链接各方资源,为辖区未成年人上好防溺水、防触电等安全教育课;人大福明街道工委统筹辖区福明法庭、检察室、派出所及“行思小娘舅调解服务中心”等力量,构建未成年人保护“司法联盟”,建立信息共享、业务协同机制,实现司法保护无缝衔接,今年来开展法治宣传6场,调解涉未成年人纠纷5起。人大东胜街道工委针对辖区内酒吧、KTV等娱乐场所密集现状,重点聚焦该类场所违法接纳未成年人问题,在各娱乐场所全覆盖张贴“未成年人禁止进入反映码”,及时收集、整理和分析相关问题,有效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。
多方合力托举
全心全意建好未成年人健康“保障墙”
“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。”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任张孟耸说。近年来,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积极创新实践,向上建言献策,比如2023年,向市人大提出我市应尽快筹办专门学校的建议,获高度认可并得到有力推进,2024年宁波市专门学校顺利设立,并于当年实现收生入学。深化推进“人大+”监督模式,将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,有效推动“一府两院”完善制度建设,相继出台《关于建立鄞州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的实施办法》《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意见》《宁波市鄞州区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办法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,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的跨越升级,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筑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法治屏障。
今年2月,“人大助力 共护未来”系列活动正式启动,以“七色花”为名,选取推荐7位人大代表担任“七色花”未成年人保护代言人,为未保工作鼓与呼;同时,鼓励“少年代表”将声音传递给社会,呼吁各界加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队伍中来,不断扩大未成年人保护生态。人大明楼街道工委联合妇联、社会事务办、平安法制办、派出所、司法所等条线力量,先后开展“手机使用利弊”辩论赛、“假期应该如何度过”大讨论、模拟代表履职等活动,打造“明心护未”未成年人保护品牌,共同织密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等“六大保护”立体网络。作为“七色花”社会保护代言人,区人大代表林静瞄准新业态,针对存在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不到位、安全不达标、质量不过关、经营不规范等问题,提出关于规范新业态治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建议,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