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际禁毒日特辑】神经损伤,步履蹒跚,小心“笑里藏刀”!
发布时间:2025-06-30
“快乐气球”“奶油气弹”……看似甜蜜美好的词语背后,隐藏着一种危险的成瘾性毒品替代物——“笑气”。
“笑气”虽未被列入毒品管控,但其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,非法经营“笑气”,情节严重的,将以非法经营罪论处。
真实案例
2023年5月至11月,被告人卢某某为谋取非法利益,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,从他人处进购笑气后,通过微信或者他人代售的方式,将笑气销售给王某某、史某某、杨某某等人约10万元,非法获利约1万元。其中销售给下家王某某笑气金额为57178元,王某某因吸食笑气造成下肢无力、疼痛,行走困难等病症。
2024年10月11日,本院以卢某某涉嫌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,10月14日,鄞州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卢某某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。
检察官提醒
“笑气”(化学名称一氧化二氮)虽是无色有甜味气体,但并非所谓的“快乐气体”,而是一种具有麻醉、致幻作用的危险化学品,长期吸食容易产生依赖,造成脑神经损伤,严重的会致人残疾或窒息死亡。2022年修订的《浙江省禁毒条例》中,将笑气等毒品替代物质纳入了《浙江省禁毒监控物质清单》。
警惕,这些物质被纳入管制!
为严防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,打击相关犯罪,公安部、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6月19日联合发布公告,将尼秦类物质及三氟乙咪酯等共12种物质列入管制目录。新规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。
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单叶骅强调,此次全球首创的整类列管尼秦类物质,是继芬太尼类、合成大麻素类之后的重要监管突破,对遏制此类新型毒品犯罪意义重大。
尼秦类物质:从止痛剂到催命符
上世纪50年代,瑞士某制药公司研发尼秦类物质作为强效止痛剂,但因其极易引发致命性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抑制,存在巨大健康风险,从未获批成为治疗药物。
联合国报告显示,尼秦类物质作为新型合成阿片毒品在全球蔓延,部分品种毒性远超芬太尼,已导致遍布美、加、比利时、斯洛文尼亚等多国的数百起中毒或死亡事件,构成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。
尼秦类物质常与其他毒品混用,产生协同增强效应,危险性倍增。更可怕的是,在众多中毒及死亡案例中,其检出浓度远低于混用的其他毒品——这表明它可能和芬太尼一样,具有“微量致命”的恐怖毒性!这种隐蔽性强、致死率极高的新型毒品,正对全球禁毒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如何防范?关键三点:
❌ 绝不尝试! 任何标榜“无害”、“不上瘾”的新型毒品,都是致命的陷阱!
❌ 绝不轻信! 坚决拒绝陌生人提供的饮料、零食、烟草、电子烟等。
✅ 立即举报! 发现可疑毒品,马上拨打110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