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【益路共鄞】郊游停车难?这场听证会为“围村收费”把脉开方

发布时间:2025-03-27

近年来,随着乡村文旅持续升温,游客络绎不绝,但部分村庄“围村圈地设闸收费”的现象却让游客和村民“望闸兴叹”:村道变“停车场”、公共资源被占用、收费标准五花八门……这不仅增加出行成本,更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,成为乡村治理的一大“痛点”。

为破解乡村停车管理乱象,推动公益诉讼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,近日,鄞州区人民检察院针对“围村收费”行政公益诉讼案召开听证会。会议由鄞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陈祺主持,宁波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处长占雪琴、区交通运输局等8家行政机关代表、听证员、政协委员及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等共同参与。本次听证会聚焦三大议题:围村设置停车场的合法性、围村设置停车场的安全性及农村停车场建设与运营监管责任归属,旨在厘清法律边界、防止出现监管漏洞,推动问题依法规范整改。

“经调查,鄞州区多个自然村存在擅自圈占乡道、村道等公共资源设置道闸收费现象,部分村庄甚至将学校、公交站等公共区域划入收费范围。此类行为不仅涉嫌违法占用公路,更因道闸设置位置不合理、村道狭窄等问题,埋下交通安全隐患。”会上,承办检察官结合前期调查结果,阐明案件事实及法律依据,同时行政机关代表发表了来自执法一线专业的见解。

宁波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占雪琴结合案件特殊性,从法治视角剖析症结,她指出,道闸设置是否合法、是否破坏道路基础设施,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底线。村集体以“自治”名义将村内道路划为收费区域,需明确道路性质的法律界定,此外,收费行为未经审批、道闸公司资质缺失等问题,暴露出经营权监管的真空地带。占雪琴强调,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厘清道路属性,为后续分类整治提供法律基准。

各位听证员在了解案件事实的基础上,进行了充分的评议,并形成了听证评议意见。听证员代表指出:“‘围村收费’折射出乡村停车设施短缺与管理无序的矛盾,但解决问题须严守法治底线。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拆除违法道闸,其他部门协同规范收费主体资质,推动停车设施合法化建设,实现‘疏堵结合’。”

下一步,鄞州区检察院将根据听证评议意见,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对违法设闸圈占停车场等行为进行整改,并协同职能部门完善乡村停车建设与管理,进一步深化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,推动治理效能转化为民生实效,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基石。